堆排序的算法实现

news/2024/5/19 4:28:57 标签: 数据结构, 算法, 堆排序

      由于堆排序算法说起来比较长,所以在这里单独讲一下。堆排序是一种树形选择排序方法,它的特点是:在排序过程中,将L[n]看成是一棵完全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,利用完全二叉树中双亲节点和孩子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,在当前无序区中选择关键字最大(或最小)的元素。

一,堆的定义

      堆的定义如下:n个关键字序列L[n]成为堆,当且仅当该序列满足:L(i) <= L(2i)且L(i) <= L(2i+1)  或者  L(i) >= L(2i)且L(i) >= L(2i+1)   其中i属于[1, n/2]。

       满足第种情况的堆称为小根堆(小顶堆),满足第种情况的堆称为大根堆(大顶堆)。在大根堆中,最大元素存放在根结点中,且对任一非根结点,它的值小于或等于其双亲结点值。小根堆则恰恰相反,小根堆的根结点存放的是最小元素。例如{16, 14, 10, 8, 7, 9, 3, 2}表示的大根堆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二,构造初始堆

       堆排序的关键就是构造初始堆。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中,最后一个结点是第n/2(向下取整)个结点的孩子。所以构造初始堆的流程是:对第n/2(向下取整)个结点为根的子树进行筛选(以大根堆为例,若根结点的关键字小于左右子女中关键字的较大者,则交换),使该子树成为堆。之后向前依次对从n/2-1到1的各结点为根的子树进行筛选,看该结点值是否大于其左右子结点的值,若不是,将左右子结点中较大值与之交换,交换后可能会破坏下一级的堆,于是继续采用上述方法构造下一级的堆,直到以该结点为根的子树构成堆为止。反复利用上述调整堆的方法建堆,直到根结点。

      由于在数组中下标从0开始,所以在堆中i的左子结点为2*i+1,右子结点为2*i+2。下面是将某个结点i向下调整建堆的算法实现:

void AdjustDown(ElementType A[], int i, int len)
{
	ElementType temp = A[i];  // 暂存A[i]
    
	for(int largest=2*i+1; largest<len; largest=2*largest+1)
	{
		if(largest!=len-1 && A[largest+1]>A[largest])
			++largest;         // 如果右子结点大
		if(temp < A[largest])
		{
			A[i] = A[largest];
			i = largest;         // 记录交换后的位置
		}
		else
			break;
	}
	A[i] = temp;    // 被筛选结点的值放入最终位置
}

      建堆,从n/2(向下取整)到1依次对各结点向下调整,当然由于数组下标从0开始,所以:

void BuildMaxHeap(ElementType A[], int len)
{
	for(int i=len/2-1; i>=0; --i)  // 从i=n/2-1到0,反复调整堆
		AdjustDown(A, i, len);
}

三,堆排序

        构造初始堆成功以后,堆排序的思路就很简单了:首先将存放在L[n]中的n个元素建成初始堆,由于堆本身的特点(以大根堆为例),堆顶元素就是最大值。输出堆顶元素后,通常将堆底元素送入堆顶,此时根结点已不满足大根堆的性质,堆被破坏。这时将堆顶元素向下调整使其继续保持大根堆的性质,再输出堆顶元素。如此重复,直到堆中仅剩下一个元素为止。算法实现如下:

void HeapSort(ElementType A[], int n)
{
	BuildMaxHeap(A, n);       // 初始建堆
	for(int i=n-1; i>0; --i)  // n-1趟的交换和建堆过程 
	{
		// 输出最大的堆顶元素(和堆底元素交换)
		A[0] = A[0]^A[i];
		A[i] = A[0]^A[i];
		A[0] = A[0]^A[i];
		// 调整,把剩余的n-1个元素整理成堆
		AdjustDown(A, 0, i);   
	}
}

四,性能

       时间复杂度:向下调整的时间与树高有关,为O(h)。可以证明在元素个数为n的序列上建堆,其时间复杂度为O(n)。之后还有n-1次向下调整操作,每次调整的时间为O(h),故在最好,最坏和平均情况下,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(nlogn)。

       空间复杂度:仅使用了常数个辅助单元,空间复杂度为O(1)。

       稳定性:不稳定。



个人博客:http://songlee24.github.com




http://www.niftyadmin.cn/n/1092596.html

相关文章

PSO-LSSVM算法及其MATLAB代码

一、PSO 1 概念 粒子群优化算法(PSO&#xff1a;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)是一种进化计算技术。它的基本思想&#xff1a;通过群体中个体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来寻找最优解。 2 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步骤 2.1 算法原理 PSO初始化为一群随机粒子(随机解)&#xff0c;然后通…

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实现

排序算法相信对大家来说都不陌生&#xff0c;或许很多人已经把它们记得滚瓜烂熟&#xff0c;随时可以写出来。是的&#xff0c;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算法。很惭愧我没有达到那种熟练程度&#xff0c;甚至都快忘了。最近把各种内部排序算法复习了一下&#xff0c;包括插入排序&#…

DOS下编译运行小应用程序

//HelloKitty.java package com.briup.day02; public class HelloKitty{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 arg[]){System.out.println("HelloWorld");} } class类名必须与文件名相同。static为静态方法。void为无返回值类型。main方法为程序的入口&#xff0c;没有mai…

有监督学习、无监督学习、半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的总结

机器学习是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中一种比较常见且有效的方法&#xff0c;机器学习分为四大类&#xff0c;分别是有监督学习、无监督学习、半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。 1.有监督学习 概念&#xff1a;将包含特征和标签信息的样本作为训练样本&#xff0c;通过训练样本训练得到一个最…

Linux下C++访问MySQL数据库

由于想要开始了解并学习用LAMP进行web开发&#xff0c;所以昨晚我在Fedora上安装了MySQL&#xff0c;学习了MySQL的几个常用命令。想着在学习进行web开发&#xff08;PHP访问数据库&#xff09;之前&#xff0c;先用我熟悉的C连接数据库试试。由于以前只接触过SQL Server&#…

VMD算法

目录 1.概念及原理 2.实现步骤 3.算法的优缺点 4.改进的方法及论文 5. VMD函数的参数含义 参考文献 1.概念及原理 概念&#xff1a;变分模态分解(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,VMD)是一种新的时频分析方法&#xff0c;能够将多分量信号一次性分解成多个单分量调幅调…

原型聚类算法之K均值

目录 1.简介 2.原理 3.算法步骤 4.MATLAB代码 参考文献 1.简介 "原型"是指样本空间中具有代表性的点。原型聚类可以描述为对样本空间中具有代表性的点进行分类&#xff0c;即剔除样本空间中一些异常点或噪声点。 k均值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的算法&#xff0c;聚类…

学习进度(2016.4.24)

第八周所花时间&#xff08;包括上课&#xff09;17小时代码量&#xff08;行&#xff09;578行博客量&#xff08;篇&#xff09;8篇了解到的知识点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基础&#xff0c;以及编写用户程序注重用户体验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zzcs/p/5462149.html